从以往城市的总体规划来看,威海城市的变化

威海到威海大剧院多远。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与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关。威海一直非常重视城市规划。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它已经编制和修订了8个城市总体规划。以往发布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发展的定位,有效地指导了威海的城市建设。威海梦海剧院在哪。

1958年市政建设总体规划和公用事业稳步发展

1958年总体规划威海梦海大剧院位置。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威海的城市建设也相应发展。然而,由于缺乏城市规划的指导,城市建设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1957年,威海市人民委员会提出编制威海市城市规划,以避免盲目乱建。1958年5月,威海市首个城市总体规划完成。规划期限:1958-1972年。城市性质:轻工业城市主要发展渔业、纺织、地毯、刺绣、食品加工和交通工业,将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到1972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万。

通过对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分区、主干道系统和市中心区位置的初步安排,规划基本解决了经济建设之间的区域安排矛盾,在当时的城市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城市的主要建筑和街道已经修复,从根本上改变了威海“无风三尺土、雨街泥”的原始状况。

1970年,威海市城建局针对城市建设管理混乱,提出修订总体规划的意见。1971年,在1958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道路网、区域划分、市容和建筑密度进行了修改和规划。威海大型演出怎么样。

威海大剧院海滨中路60号。

1963年拍摄的文化路

海滨城市的雏形是1978年总体规划初步形成的

1978年总体规划威海大剧院近期演出。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规划和管理一度被取消,导致城市建设出现诸多问题。1978年,根据全国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威海聘请济南市城建局测绘队到威海进行地形测绘,1979年3月编制完成《威海市总体规划方案》。山东省政府于1982年10月20日正式批准了该计划。规划期:近期至1985年,远期至2000年。城市性质:以轻工、电子、仪表行业为主的沿海城市。城市人口规模:1985年城市人口发展到5万人,2000年控制在10万人以内。威海大剧院电话。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到1985年,威海市人口发展到6.4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发展到12平方公里。环翠楼公园等娱乐设施、东山酒店等商业设施、威海剧院等文化设施、地毯厂等企业相继建成使用。一批城市建筑拔地而起,取代了老房子,初步形成了沿海城市的雏形。1981-1985年,威海连续五年在山东省城市卫生检查评估中获得第一名,并被评为全国先进卫生单位。1986年,它被山东省卫生协会命名为“卫生城市”。威海保利剧院地址。

威海剧院建于1979年12月(1980年10月摄)

1989年城市总体规划功能日益完善

1989年总体规划

1984年12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威海港对外开放,威海市区作为烟台市区的一部分,也对外开放。1985年4月,威海邀请清同济大学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由于地级市规划讨论稿尚未确定,规划修订尚未正式发布。

威海市于1987年6月15日升级为地级市。威海决定全面修订原城市总体规划,以使城市规划适应新形势的要求。1989年11月,市规划办与同济大学建筑系共同修订完成了1989年总体规划。规划期:近期至1995年,远期至2000年。城市性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旅游、港口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近期人口控制在15万人以内,2000年前控制在20万人以内。

总体规划的实施加快了威海基础设施建设、新区发展和旧城改造的步伐。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为威海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此期间,威海基本形成了以“山、海、岛、城、泉”五大特色元素为基础的美丽小镇形象。威海于1990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知名度迅速提升。多年来坚持建设的城市建设特色,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力。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威海,充分肯定威海城市建设,题词“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扬威奋进,前景广阔”。

威海百货大楼拍摄于1990年威海大剧院的票在哪买有优惠。

1994年总体规划城市规模快速扩张

1994年总体规划

威海剧院怎么样知乎(威海哪里最好)-大麦丫-精酿啤酒连锁超市,工厂店平价酒吧免费加盟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城市人口、土地利用规模等指标已突破原规划。1993年6月,威海市规划局委托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大学建筑系对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修订。1996年12月26日,省政府正式批准了该计划。规划期:近期至2000年,远期至2010年,远景至2010年以后。城市性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生态滨海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近期40万人,远期50万人,视野控制在80万人以内。

威海在此期间进入了城市扩张阶段。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水平。威海机场改造扩建,桃威铁路全线贯通,国内主干线改造,威乳全封闭汽车专用道建成。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威海于1996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997年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成为独具特色的“花园城市”。威海在1996年和2000年两次获得“迪拜国际改善生活环境最佳示范奖”,2003年10月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威海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的城市品质,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威海公园(2002年5月摄)于2001年6月正式开放

2004年城市总体规划质量持续提高

2004年总体规划威海保利大剧院演出。

威海城市建设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威海城市的外部主客观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4年4月6日,威海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订《威海市总体规划》。2005年7月编制完成,2006年4月通过省政府行政审查。规划期: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愿景:2020年以后。城市性质: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海洋产业和旅游度假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城市人口规模:2010年城市建成区规划人口100万,2020年规划人口130万。2020年以后,人口控制在150万以内,基础设施按l70万预留。

在此期间,威海城市建设进入质量提升期,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威海以“建设世界精品城市”为目标,以宜居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城市精品建设。2004年,威海市政府抓住机会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创办了“威海人居节”,提升了威海的国际知名度,使威海宜居城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到2011年,威海城市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58.5%,开启了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框架。威海保利剧院选座。

首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于2004年9月1日至5日举行

2011年总体规划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威海会议中心大剧院多少座位。

2011年总体规划威海保利大剧院二楼。

2013年,原威海工业新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文登撤市设区后,市区总面积达2606平方公里。威海的规划范围和发展定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构建综合发展新模式”的战略目标,原规划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11年以来,威海市规划局组织了多次修订和完善2004年版《威海市总体规划》。新修订的计划于2015年3月通过山东省人民政府审查。2017年5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威海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规划期限:2011-2020年。城市性质:山东半岛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沿海旅游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130万人。威海星河剧场。

《城市总体规划》更加重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在确定的77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实施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威海市政府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大力推进城乡交通、水、电、暖、环卫、污水等基础设施的全面规划、协调建设和综合管理。2016年,威海以城市环境第一名获得第九届“中国环境奖”。威海在生态生活领域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国家荣誉,威海在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排行榜上一直排名第一。2017年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威海举办人居节和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给予了高度评价。威海话剧。

威海群众艺术馆。

2013年8月,青荣城际铁路建设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威海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是建设精致城市

目前,威海城市发展新方向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威海,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发展”,指导新时期威海城市发展的方向。此后,全市始终遵循“威海要向精致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推进全领域、全要素、全环节精致城市建设。目前,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在内的“多规统一”新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中,精致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将日益完善。人民剧院。

扬帆起航,牢记委托,重新开始。未来,威海将继续坚持精细规划、精细设计、精细建设、精细管理、精细服务、精细增长,不断优化城市整体布局,提高城市内涵质量,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快乐威海”建设的新局面。

大剧院。

“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展现了美丽的画卷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使用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作者QQ:8419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