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医院不打针,为什么诊所可以打针:为什么医院不打针? ?
为了逐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输液。
背景如下:
静脉输液是国际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法。 “它可以口服但不能肌肉注射,可以肌肉注射但不能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一般来说,输液是“最后的给药方式”,仅用于急诊病人、危重病人和不能进食的病人。根据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静脉给药不良反应(ADR)占不良反应总数的57、8%。
在我国,由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国家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供给不足等历史原因,加之健康科学多年来宣传相对滞后,患者认知差寻求“快速治疗”,因此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输液,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治疗方式。
一些疾病,如常见的发热、感冒、腹泻、肠胃炎等,常采用输液治疗。据统计,我国每年共生产静脉输液1亿瓶,相当于人均8瓶,远远超过人均2、5-3、3瓶的国际平均水平。中国安全注射联盟报告称,中国每年约有 39 万人因不安全注射而死亡。 70%以上的输液是不必要的输液,95%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和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中国输液过量和输液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护理学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中国药师协会等六家机构联合编写了首部《守护针尖安全》。 《中国输液安全与预防专家共识》正式发布。2011年11月,省卫生计生委转发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计划生育委员会明确全省门诊暂停静脉输液时间表
通过社会宣传、专业培训、多种形式的科普知识宣传,营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去年11月开始,医疗机构在门诊就诊时逐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严格控制在20%以下,减少不必要的输液。
2.为什么医院不打针,为什么诊所可以打针:可以吗?诊所打针?
如果诊所有医疗资格证书,就可以打针。但我不建议去诊所打针。毕竟,临床医生为了追求效果,会加大药量,让你恢复得很快。我觉得还是去医院打针比较好,医生不会增加抗生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