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还是牛奶从来都不是“母亲”女性的简单选择
山西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什么医院。
在现代社会,牛奶是喂养婴儿的常见食物。牛奶喂养被中国人接受,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清末民初,社会对牛奶喂养的看法相当负面。在“强国强种,良母有责”的话语训练下,母亲自授乳开始成为良母的标准和职责。然而,母乳喂养也给当时的女性带来了很多麻烦。母乳喂养的压力往往迫使“在职母亲”放弃工作,回到家庭。“现代母亲”不愿意因为母乳喂养而破坏体型,限制旅行的自由。此外,民国时期的媒体往往只赞美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有选择地呈现或故意稀释妇女母乳喂养的痛苦。在这种叙事中,母亲的心理感受很少受到重视,女性喂养的痛苦也被忽视和掩盖。
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奶粉进入中国市场,给牛奶喂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的喂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奶粉经销商在报纸和窗口发布广告,以“科学”和“健康”作为奶粉营销的重要因素,证明牛奶喂养可以养育健康的婴儿。另一方面,奶粉商也暗示牛奶喂养可以减轻女性喂养的痛苦,帮助女性卸下“母职”,有更多的行动自由。因此,牛奶喂养逐渐摆脱了原有的负面形象,成为婴儿喂养的重要选择。那么牛奶喂养真的能减轻现代母亲的喂养压力,让她们松一口气吗?
采写|汤明明
民国时期的勒吐精代乳粉广告牌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怎么样。
香港中国大学历史系助理讲师卢淑英在《母乳与牛奶:现代中国母亲角色重塑1895-1937》中探讨了母乳喂养在现代兴起的原因,母乳喂养模式转变对母亲角色的影响。卢淑英认为,现代哺育模式的改变和母亲角色的转变一直受到父权制、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和女权主义的交叉影响。她发现,近代关于中国婴儿喂养的研究很少提到母亲在喂养方式上的自主权。事实上,母亲喂养方式的选择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与“强国强种”的民族话语相比,日常生活的安排、消费模式、商业化、市场化等现代因素更能影响母亲喂养方式的选择。卢淑樱收集了很多哺乳故事,以澄清当时母亲哺乳方式的选择。除了文本材料外,还参考了电影、照片、漫画等图像材料,大致将母亲分为“好妻子、好母亲”、“在职母亲”和“现代母亲”,探索不同阶层、教育背景和家庭模式的妇女喂养模式变化的影响。山西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公立的吗。
《母乳与牛奶:现代中国母亲角色重塑1895-1937》,卢淑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2020年6月版
近日,《新京报》通过邮件采访了作者卢淑英。在采访中,卢淑英解释了选择喂养方法进行研究的原因,影响现代中国母亲喂养方法的因素,以及牛奶喂养对现代母亲角色转变的影响,并简要回应了当代中国妇女的喂养困难。在现代和当代中国,妇女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如何在育儿过程中掌握身体自主权,一直是妇女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回顾历史过程中女性哺育方式的选择,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女性的困境。
香港中国大学历史系助理讲师卢淑英的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性别史和儿童史。有《母乳与牛奶:现代中国母亲角色重塑,1895-1937)》、《渔港浮生:簸箕湾渔业发展》等。
从母乳喂养到母乳喂养:
从民间自发喂养模式的转变山西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址。
新京报:你想从喂养方式的变化入手,探讨现代中国母亲角色和社会的变化,是什么机会?为什么选择1895年到1937年?
卢淑英:这本书的基础是我的博士论文。为什么从喂养开始,是因为当时收集数据,发现上海档案馆有大量关于牛奶的档案。在导师叶汉明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分析了现代中国母亲角色在母乳喂养和牛奶喂养方向上的转变。至于为什么从1895年开始,是因为自中日战争以来,日本的家政学开始传入中国,详细讨论了各种喂养方法和母亲的角色,这是中国妇女系统接触牛奶喂养知识的开始。下限位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因为战时物资短缺,数据有限,很难确切了解当时的牛奶喂养情况,所以就在战争爆发前一刻结束了。
北京新闻: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也是女权主义进入中国的时期。它对喂养方式的转变有什么影响?当时有什么代表性的观点吗?
卢淑英:这有点奇怪。在研究过程中,很少发现当时关于婴儿喂养的女权主义讨论。即使是20世纪30年代的左派妇女出版物也只呼吁决心全身心投入社会的妇女不婚不育。相反,《玲珑》等时尚女性杂志中发表的关于母乳喂养影响母亲美貌和身材的言论可能被视为对母乳喂养的另类女权主义讨论。
民国时期的代乳粉广告,“美女牌代乳粉”的名字,暗暗指出母乳喂养对母亲身体的影响
新京报:当时国家层面如何看待“牛奶喂养”的兴起?支持“母乳喂养”的人反对什么?
卢淑英:从1928年到1937年,国内外的威胁从未停止过,再加上经济问题,足以让当时的政府忙得不可开交。即使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政府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婴儿喂养上。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新生活运动只鼓励妇女照顾家里的大事和小事,并在业余时间帮助邻居。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牛奶喂养的兴起并不重要。相反,社会上有强烈的声音来攻击这群没有牛奶的母亲。他们支持母乳喂养,以医学、营养、科学知识、性别分工甚至道德为由,反对母亲放弃母乳而不是母乳喂养。
北京新闻: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婴儿的喂养方式都经历了从母乳喂养到牛奶喂养的转变。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喂养方式的特殊性是什么?
卢淑英:我认为中国和欧美最大的区别在于政府角色的差异。20世纪初,许多欧美国家将设立牛奶站,让下层母亲得到清洁消毒的牛奶喂养婴儿。例如,在20世纪初,法国政府的国家妇幼政策,包括在各地设立牛奶站,为婴儿提供消毒牛奶和体检服务。提供消毒牛奶的初衷是确保婴儿的健康,因为不洁牛奶容易引起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导致婴儿死亡。山西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有限公司。
然而,这种情况在战前从未发生在中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租界政府,充其量只是立法控制牛奶的生产、储存、销售和质量,从未设立过牛奶站。因此,现代中国婴儿喂养模式的转变可以说是民间自发行为。
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
《保婴运动会决赛》载有《新汉口市政公报》,第一卷第11期(1929年)太原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如何。
从本质上改变母亲的角色,
还是母职的另一种捆绑?广州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新闻:现代牛奶喂养操作非常严格繁琐,需要母亲掌握科学知识,甚至比母乳喂养更耗时;另一方面,一些选择母乳喂养的妇女仍然认识到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如果孩子的健康状况不好,他们会认为没有母乳喂养的结果,并感到内疚。这是否意味着母乳喂养只解放了女性的乳房,并没有真正将女性和母亲的角色分开,甚至对她们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母乳喂养是基本上改变了母亲的角色,还是母亲职位的另一种捆绑形式?惠民中西医诊所怎么样。
卢淑樱:我觉得两个方面都有。对于一些母亲来说,母乳喂养的责任确实得到了解放。同时,母乳喂养会给母亲增加额外的工作。如果没有仆人和家人的帮助,母亲应该承担这些繁琐的准备和清洁工作。并非所有母乳喂养的母亲都能一下子放下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书中提到的秦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受过大学教育的母亲可以通过牛奶喂养继续她的教学工作;但她的长子健康状况不佳,不得不麻烦丈夫照顾孩子,所以她有意识地欠孩子和丈夫。小女儿出生后,她回到家里母乳喂养孩子。可以看出,牛奶喂养的兴起确实开始动摇传统的母亲角色,但传统的概念不能立即改变;但也有一些妇女从母亲的职位中解脱出来,重新思考如何成为母亲。山西惠民中西医。
惠民医院是几级医院。
民国时期的勒吐精奶粉广告,“性质无异母乳,新生儿即可使用”惠民中医院。
北京新闻:现代母乳喂养不是母亲个人选择的结果,家庭成员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母亲的决定。这是否意味着母亲独立选择母乳喂养的主动性很小?
卢淑英:母亲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但也受到家庭条件的影响,这在现代中国婴儿喂养研究中很少被提及。母亲并不完全决定婴儿的喂养方式,丈夫也有发言权。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中国,即使生活在城市和受新教育影响的夫妇追求小家庭生活,许多夫妇和翁阿姨住在一起,甚至过着大家庭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喂养绝不是母亲可以独断独行的事。因此,在讨论妇女哺育的自主性时,首先要了解哪个群体的妇女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什么阶层?家庭情况如何?等等。
北京新闻:你在书中提到,20世纪初,奶粉经销商还提供婴儿支持服务,以促进奶粉,并为缺乏育儿经验的新妈妈提供服务。在当代,一些奶粉经销商公开支持母亲在0-6个月内实现母乳喂养,甚至鼓励妇女母乳喂养到两岁以上,促进全国母婴室的建立。你觉得奶粉经销商的营销策略怎么样?
卢淑英:20世纪初,公众缺乏科学知识,母婴保健服务严重不足,给了一些奶粉制造商提供婴儿支持服务的机会,说服母亲用奶粉喂养孩子。到21世纪,公众普遍有基本的医学和科学知识,医学已经证明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所以奶粉经销商强行将奶粉与母乳进行比较是不明智的;相反,母亲和社会更容易通过支持母乳喂养和促进母乳友好政策来接受。事实上,这种看似撤退的方法类似于20世纪初奶粉经销商的推广策略:他们都在创建奶粉经销商,他们是最了解母亲需求和他们想法的合作伙伴。如果他们将来需要母乳喂养,他们会想到这个一直支持他们的奶粉品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好的形象工程和销售广告的方法。微创治疗肛瘘。
民国时期的奶粉广告,“优劣判断:先后雇用十余名乳母,最终多病;二月服用惠民奶粉,体质日益健康”
实践母乳喂养的困境惠民医院。
北京新闻:2020年全国母乳喂养日的口号是“母乳喂养:给婴儿更多的保护”。母乳喂养的支持者认为,母乳可以增强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而母乳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奶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有些人认为奶粉更健康、更卫生。当这两种论点发展到极端时,就会出现盲目迷信奶粉或“母乳神教”。你觉得“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之间的争论怎么样?惠民医院是三甲吗。
卢淑英: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都只是想给宝宝最好的东西。与此同时,母亲也有自由选择是否进行母乳喂养。只要你有理由和论据来支持你的选择,你就不必夸耀自己或互相攻击。惠民医院电话。
新京报:有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女性纯母乳喂养的意愿其实很高,但实际纯母乳喂养率很低。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
卢淑樱:我想和女人的工作有关!如今,在21世纪,无论什么阶层,什么教育背景,大多数妇女都会外出工作,所以产假已经成为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因素。内地法定产假为98天,即3个多月;香港较少,只有俗称“前四后六”的十周产假。虽然医务人员鼓励婴儿在第六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但母亲在分娩后不久就会回到工作场所。她怎么能保持母乳喂养到婴儿六个月大呢!更白说全母乳喂养的孩子。为了坚持母乳喂养的实践,许多在职母亲会花时间在工作中泵出母乳,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母亲不在家时吃母乳,但工作场所的设计和投资者是否能合作是另一件事。当然,在职母亲可以申请无薪假期,甚至辞职回家照顾新生儿,但问题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妇女在母乳喂养实践中牺牲事业?如果社会认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为什么不在工作场所和法律层面(如产假、母乳喂养友好政策)支持母乳喂养母亲呢?
《北京新闻》:女性能否在公共场所喂养往往会引起公众舆论的争议。一些反对者认为,女性在公共场所暴露乳房是不雅的,一些支持者认为母婴室等基础设施的缺乏和喂养的特殊性使女性无法避免在公共场所喂养,应该得到支持和理解。你觉得怎么样?
卢淑英:母亲在公共场所授乳被认为是不雅的,因为她们认为女性不应该公开暴露和展示自己的身体。事实上,讨论的重点不应该是母亲的身体和设施是否足够,而应该是婴儿和母亲的基本权利。如果公众有权选择在哪里吃饭,为什么婴儿没有权利在公共场所吃饭?为什么母亲在婴儿需要的时候没有权利喂养?这是婴儿和母亲的基本权利。更重要的是,目前辅助母乳喂养的产品相当先进和亲密,可以有效地覆盖母亲的身体,如果不是故意偷窥或凝视,很难看到母亲“裸胸”母乳喂养。
本文是《新京报》的独家原创内容。写作:汤明明;编辑:石延平;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给朋友圈。肛周脓肿微创。
联系作者QQ:8419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