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欺诈立案的基本条件

一般情况下,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至1万元以上,达到“大金额”;金额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巨额”;如果金额超过50万元,则为“特别巨大”。

欺诈金额较大,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要求欺诈者赔偿相应罚款;欺诈金额达到巨大标准,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款;欺诈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

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欺诈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在前款规定的金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实施的具体金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百六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诈骗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特别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

[温馨提示]

以上答案仅供当前信息结合我对法律的理解。请仔细参考!

若您对此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并与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诈骗是不是很难立案(熟人之间的诈骗为啥很难立案)-大麦丫-精酿啤酒连锁超市,工厂店平价酒吧免费加盟

2、为什么诈骗很难立案?

诈骗不难立案。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公私财产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1、个人诈骗公私财产2000元以上的,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产3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产20万元以上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进行欺诈,欺诈所得属于单位,金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金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3、共同欺诈犯罪应当根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的数额,确定行为人参与欺诈的数额,并依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欺诈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金额特别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0000元、30000元至10000元、50000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大”

有需要请加网站微信